為了提高低成本感測器報告的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IQAir 使用以下方法校準和驗證這些讀數:
Data calibration: correction f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雷射/光學感測器透過量化從雷射光束反射的 光量來測量 PM2.5。 由於從顆粒觀察到的光散射取決於顆粒尺寸、形狀和密度等參數,影響這些參數的環境因素可能會導致測量誤差。 高濕度是使顆粒看起來更大、更密集的環境因素之一。 因此,基於雷射的感測器在潮濕環境中進行的測量可能會高估 PM2.5 濃度。
為了適應空氣的超局部變化,IQAir 使用 Beta 衰減監測器 (BAM)(例如政府廣泛使用的監測器)作為當地條件參考。 透過將低成本感測器校準到最近的 β 衰減監視器或類似環境中的 β 衰減監視器,可以發現哪些因素(例如:濕度)可能導致測量誤差、影響程度和時間,並進行相應調整。 例如,透過使用校準公式使特定位置的低成本監視器的值與同一位置的 Beta 衰減監視器的值更加相似,可以找到特定環境所需的最佳平均校正。
資料驗證: 辨識並防止感測器異常被發布
所有感測器,包括政府的貝塔衰減監測器,都可以報告異常或不準確的數據。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包括臨時維護期或感測器附近的臨時超局部發射。
IQAir 基於雲端的資料驗證系統可立即識別網站發佈的潛在異常情況,並將這些異常情況與附近的其他測量值進行交叉檢查,以驗證峰值是否具有代表性或異常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資料出現異常(例如 PM2.5 從 10 ug/m3 突然飆升至 100 ug/m3,與附近的站點不符),則該值將從資料集中刪除。
除了為低成本感測器讀數提供資料校準和驗證校正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注意的是,IQAir 平台的資料格式與 PurpleAir 平台不同。 PurpleAir以10分鐘為增量標準發佈線上數據,而IQAir平台以一小時為增量標準發佈線上數據。 這裡,增量是指對即時測量結果進行平均的時間範圍。
PurpleAir 平台還在其電台彈出視窗小部件中提供了「1 小時平均值」。 該每小時平均值以 10 分鐘為增量更新,以準確反映過去一小時。 因此,這也可能與 IQAir 的標準不同,後者始終在一小時開始時以每小時增量報告資料。
為什麼 IQAir 使用一小時的增量來報告污染數據?
為了符合世界各地許多空氣品質專家製定的標準,IQAir 採用小時增量標準來降低成本的感測器。 透過遵循這一標準,將數據與原始數據來源以及官方政府站進行比較時具有更大的相關性。